Now Reading
學童過重,小心病因從小播種 

學童過重,小心病因從小播種 

個人頭像照片

您還在眷戀嬰兒胖胖的才可愛嗎?還陷在小時候胖以後會抽高的迷研究顯示父母親肥胖、懷孕前體重過高、懷孕時增加的體重過多、新生兒出生時體重過重、及母親抽菸等因素都是兒童肥胖的高危險因素。另外研究也提到肥胖兒童有二分之一的機率長大後仍肥胖。因此,小時候胖就是胖!要給下一代健康的體重,父母親身負重責。 

您的寶貝屬於肥胖族群嗎?

    依據教育部學生體位資料,2017學年度國小肥胖比率為14.6%(男童17.0%、女童12.0%)、過重比率為12.9%(男童14.0%、女童12.0%)也就是說10個兒童裡面就有3個是過重或肥胖2013後有下降趨勢,但台灣APEC(亞太經濟合作會議)11個亞洲國家比較,男童排亞洲第五;女童排亞洲第四,仍有努力空間。 

什麼是兒童肥胖?

    衛福部公布之「兒童及青少年生長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2(公尺2)建議值」,該體位標準是以該年齡層身體質量指數的百分位作為過重或肥胖的切點。當身體質量指數超過該年齡層的85百分位時為過重,超過95百分位時為肥胖。 

例如:7歲男BMI13.8-17.9為正常;大於17.9為過重;大於20.3則為肥胖。7BMI13.4-17.7為正常;大於 17.7為過重;大於19.6則為肥胖。 

肥胖造成兒童身心靈的莫大影響 

兒童肥胖對健康有不同層次的影響,例如: 

一、生理層面 

  1. 是高血壓、高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2. 增加葡萄糖不耐症、胰島素阻抗、第1型糖尿病與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 
  3. 可能會造成呼吸的疾病如導致氣喘或氣喘惡化、呼吸暫停(sleep apnea) 
  4. 腳部結構異常、關節問題與肌肉骨骼不適 
  5. 非酒精性脂肪肝、膽結石、胃食道逆流等。 

二、心理層面 

  1. 比較焦慮不安與憂鬱,女性又比男性明顯。 
  2. 造成自尊心降低,自我感覺不受重視與社交問題,如霸凌與羞辱 
  3. 對自我身材不滿,因此誘發暴食或厭食等飲食問題。 
如何為寶貝健康著手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預防」是遏制兒童肥胖盛行率最可行的方案。依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兒童肥胖主要原因為飲食。所以均衡適量飲食為體重管理的第一步 

學齡期(7~12歲)飲食與營養建議如下:  

  1. 均衡攝取大類食物。  
  2. 避免高熱量食物,包括高脂肉類、油炸食物、燒烤食品、甜點等。 
  3. 直接食用水果,才能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不要以果汁取代 
  4. 減少含糖飲料(包含果汁、奶茶、沙士、汽水、運動飲料)的飲用,可提供無糖(無熱量)飲料取代,但補充水分的最佳飲料仍是白開水戒除喝含糖飲料的習慣,絕對是兒童體重控制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其他建議 

  1. 兒童睡眠不足與肥胖有關。相反的,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加生長激素的分泌、幫助孩子長高;讓孩子精神充足、學習更有效率。建議兒童每日睡眠9~12小時 
  2. 有鑑於3C時代的普及,看電視或電腦螢幕的時間越多,罹患肥胖的機率也越高建議兒童每日觀看螢幕的時間不應超過2小時,且每30分鐘必須休息10分鐘。 

 兒童肥胖問題對於健康、教育和生活品質均造成莫大危害,因此,預防肥胖應著重於從兒童時期做起,並持之以恆不管是平日或是美食誘惑更多的年節更是需要聰明的吃。 

 

資料來源: 

  • 國健署,肥胖 100 問+,108年 
  • 國健署,兒童肥胖防治實證指引,107年 

 

 


立即申請免費資料 >>

 


撰文|吳曉慧 營養師

專長|保健食品、體重管理、孕產營養 

經歷|保健食品產業、減肥中心、團膳公司、月子中心特約營養師、婆媳當家節目邀約、保健食品廣告 

證照|中華民國營養師、保健食品初級工程師、丙級中餐技術士、台灣 EIM 認證專業人 

What's Your Reaction?
Excited
0
Happy
0
In Love
0
Not Sure
0
Silly
0
View Comments (0)

發表迴響

   © 2020 BONJOUR. ALL RIGHTS RESERVED.  

免付費客服專線 0800-058-980

Scroll To Top